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怎么答
语文古代文阅读在语文试卷中占的比例很大,但在每次考试中,同窗的失分率却不小,稍不加留意就会使考生与正确选项失之交臂。那么,语文古代文阅读有哪些答题技巧呢?下面和龙门尚学水果湖校区居老师一同来看看吧!语文古代为阅读答题技巧
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揣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能够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揣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二、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状况下作答,既要表现特性和共同见地,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详细作法是:把所问成绩中的关键词句复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篙,普通来说,答案就在该关键词句的上下面。
三、两步法
阅读题中时常会问到: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步:我们首先看这个句子(段落)是在文章中的哪个地位,扫尾?两头?还是开头?假如是在扫尾,则有以下几种能够: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惹起下文、打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进故事情节开展;假如是在两头,则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假如是在开头,则起到画蛇添足、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构造完好……
第二步: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构造上,起到……(省略号内容再详细到上一步去绝对应)
四、三步走法
在阐明文当中常常出此类成绩,即问“一个副词(全部、局部、都、大约、能够、听说……)能否删去?”答复此类成绩可分为三步:①不能;②解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③假如去掉,句子显得太相对化了,就不能表现阐明文言语的迷信性(生动性、精确性、紧密性)。
语文古代文阅读怎样答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氛围(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扫尾(谈论文、记叙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自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抽象;
答题格式:生动抽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增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设问:惹起读者留意和考虑;
答题格式:惹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留意和考虑。
反问:强调,增强语气等;
④比照:强调了„„突出了„„
⑤重复:强调了„„增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标题,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比照、借代、意味等表现办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提醒出来,再疏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由于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2.描述词:不行。由于该词生动抽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十分只要等):不行。由于该词精确地阐明了„„的状况(表水平,表限制,表工夫,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现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不能。由于
(1)与人们看法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景象到实质)规律不分歧
(2)该词与上文是逐个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归结
1.记叙文:答复清楚(什么工夫、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工夫+地点)+人+事。
2.阐明文:答复清楚阐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阐明(引见)+阐明对象+阐明内容(特点)
3.谈论文:答复清楚谈论的成绩是什么,作者的观念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办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下一篇: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怎么学
联系我们
报名咨询: 柳老师 15527095332
龙门尚学简介
热门文章
联系我们
报名咨询: 柳老师 1552709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