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鼓励家长一条龙填报并轻信学校承诺的“借读”政策?
2018年中招咨询期间,有部分重点中学给“踩线生”(元调、四调成绩在重点中学校线附近)以及部分线下生的家长提供了称之为“一条龙”的志愿填报方案,即考生一批填报重点高中,二批、三批填报指定学校,万一考生中考没有过线重点高中,被第二批或第三批学校录取,可以以借读的方式到重点高中上学,即“保底”。
此方案一方面满足了“踩线生”家长要确保上重点高中的诉求,另一方面重点高中可以笼络大批“踩线生”甚至“校下生”在一批志愿填报该校,做大志愿填报的“塔基”,确保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维持在高位,甚至是有所提升。
2018年以前,有的重点中学使用这种招生办法,除了有一批志愿“塔基”学生充当了炮灰(因借读也有名额和条件限制)的问题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如果把这个方案放在2018年,也就是湖北省新高考改革元年来看,对照湖北省教育厅下发的《湖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及浙江、上海等改革试点地区的情况,细想下来,“一条龙”的志愿填报方案政策风险极大,极有可能“保底”不保。
“一条龙”的风险在哪里? 2018年9月入学的新生是湖北省第一届面临新高考的学生,他们将会面临全新的学业评价方式,比如学业水平考试可能会出现一年两考、一科多考的情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正式纳入高校招生参考等,那么签“一条龙”志愿而没有考上一批重点中学的学生,将以借读的方式进入一批重点学校就读,问题就来了!
第一,2018年前入学的学生都是(高考)一考定终身,你可以外出借读3年,最后一天回原籍学校参加高考,没事!程序上行得通!但2018年入学的学生从高二开始(即2019年)就面临学业水平考试,借读生就要不断地回原籍学校报名考试,而且两所学校会因教学安排的不同出现两校在同一时间选择结业考试科目不同的问题,那么你在借读学校考?报不上名,你回原籍学校考?考试科目又不对,你将面临无试可考。这如同贺岁片中的那个梗——“宝马车插一奔驰标,车坏了,奔驰的零件配不上,宝马又不给修”。
第二,2018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会正式纳入高校招生的参考体系,那么学校和学生在这个评价上就不能明目张胆地做假了,至少要是那么回事。那好,借读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借读学校做?还是在原籍学校做?借读学校做吧,好像不妥,会涉嫌做假,因为按你的录取信息,你的同学和老师都在原籍学校。原籍学校做吧,你人都不在学校,要做那是百分百地做假。在公平、法治、信息透明的今天,如果在已经进入到高校招生参考体系的综合素质评价上去假,估计后续成本会很高,极有可能是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都不能承受的,因为这已经触及到高招录取公平的原则问题。
第三,3年后稍好一点的高校都会放出大量自主招生名额,根据浙江、上海的情况,至少有30%—50%的指标用于自主招生,通过自主招生的孩子在最终录取上有绝对优势。你以原籍学校身份去报名?怕是第一关就过不了,学校品牌很重要。你以借读学校身份去报名?估计借读学校不会在你的报名表上盖校章。
上级领导部门或许已经考虑这些问题,湖北省教育厅已于2017年底做出了“2018级新生一律不得借读,学籍必须随人走”的初布规定,实际就是从法理上规避了上述三个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其它问题。
为确保高考改革的顺利进行,如果湖北省教育厅9月从政策层面再次明确不能借读,并且严查,那么借读学校是不是一句“不好意思,因不可抗的政策因素,我们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就可打发签“一条龙”的借读孩子回原籍学校呢?不得而知。
基于以上分析和考虑,2018年中招所谓“一条龙”式的志愿填报及“保底”政策,将面临极大的政策风险,望家长们三思而后行。
编辑整理:武汉龙门尚学

联系我们
报名咨询: 柳老师 15527095332
龙门尚学简介
热门文章
联系我们
报名咨询: 柳老师 15527095332